第七届CCF中国区块链技术大会暨首届全球区块链产业峰会(上海)

2024年12月14-15日,第七届CCF中国区块链技术大会暨首届全球区块链产业峰会在上海举办,大会汇聚了全球区块链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企业家及行业精英,共同探讨区块链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前沿趋势以及广泛的产业应用,为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实验室雷凯老师受邀成为圆桌论坛特邀嘉宾。 在实验室雷凯老师的指导下,实习生陈孟泽同学的论文《IENNFD:开放式富语义非同质化数据要素链网融合架构》被录用,并由实验室王晶晶博士后做宣讲。 ...
Read More

第二届CCF中国网络大会(张家港),晶晶博士获优博提名奖

2024年11月8-10日,第二届CCF中国网络大会在苏州连云港举办。大会以“算网融合·数智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以“创新驱动发展,网络服务强国”为宗旨,采用“主会+专题论坛+专项拓展活动”的形式开展系列活动。王晶晶博士后的《任务驱动的应急无人机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获得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优博计划提名。 ...
Read More

CCF分布式计算大会 (CCF Computility 2024) 暨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年会 (DPCS 2024)

2024年7月26-28日,CCF分布式计算大会 (CCF Computility 2024) 暨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年会 (DPCS 2024)在中国长春市举行。此次大会主题为“算力网: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分布式系统”,旨在为分布式系统和算力网相关的从业者提供专业的学术研讨、技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平台。实验室雷凯老师独立编著的《区块链导论》荣获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优秀教材,CCF分布式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郭德科教授为其颁发证书。 此外,《区块链》导论还荣获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2024年度全国高校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优秀教材奖。 ...
Read More

区块链性能优化新里程碑:FlexChain系统导读与技术前瞻 附pdf下载

这篇论文介绍了一个名为FlexChain的新型许可区块链系统,旨在通过物理上分解计算资源(CPU)、内存(DRAM)和存储设备来有效处理不同的区块链工作负载,解决现有系统在计算和内存负载不平衡问题,提高云资源的利用效率。以下是对论文内容的中文导读: 标题   FlexChain: An Elastic Disaggregated Blockchain(一个弹性的分解区块链) 作者   Chenyuan Wu, Mohammad Javad Amiri, Jared Asch, Heena Nagda, Qizhen Zhang, Boon Thau Loo(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 摘要   论文提出了FlexChain,这是一个创新的许可区块链系统,通过分解资源来支持智能合约的多样化CPU和内存需求。   分解技术允许区块链服务提供商独立升级和扩展硬件资源,有效利用资源,防止数据中心的资源碎片化。   设计了一种分层键值存储,并利用多种技术并行化验证阶段,显著提升了执行速度和整体性能。   评估结果显示,FlexChain在保持与现有分布式方法相同吞吐量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内存和CPU消耗。 研究背景   许可区块链系统在数据中心应用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但面临资源异构性带来的挑战。   智能合约在不同执行阶段可能需要不同的计算和内存资源。   数据中心传统上使用单体服务器,但资源分解是数据中心设计的新趋势。 FlexChain架构   FlexChain是首个分解式许可区块链系统,包括负载均衡器、计算池、内存池、存储池和排序服务节点。   与传统XOV区块链相比,FlexChain在计算节点、内存节点和存储节点上运行逻辑对等节点,实现了对等节点的分解和世界状态的分解。 资源分类示意图。同一类型的资源集中在资源池中。资源池被分解并通过一个快速的网络连接。 关键概念和技术   资源分解:将计算、内存和存储资源物理上分离,形成专门的资源池。   弹性伸缩:根据工作负载需求动态分配资源。   并行验证:使用依赖图技术并行化交易验证过程,提高系统吞吐量。 性能评估   通过实验评估了FlexChain的操作和性能优势。   与传统分布式架构相比,FlexChain不仅可行,而且在独立扩展性和资源利用率方面更优。 FlexChain体系结构。为简单起见,我们只给出了逻辑对等p1的工作流。 贡献和结论   论文首次探索了在资源分解环境中重新设计许可区块链系统的不同组件。   设计了基于分解内存和存储的分层键值存储,提供了区块链世界状态的弹性伸缩能力。   实现了FlexChain原型,并使用现实基准测试评估了其优势,证明了在不同区块链工作负载下实现最佳资源利用和最小的性能开销。 相关工作和未来方向   论文讨论了与资源分解和区块链优化相关的研究工作。   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优化区块链系统的其他方面,处理由DDCs引起的异构和相关故障,以及探索在计算池中组合不同硬件资源。 这篇论文为区块链技术在数据中心应用中的资源优化和系统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Pdf link: https://www.vldb.org/pvldb/vol16/p23-wu.pdf ...
Read More

从IDC Marketscape报告看区块链政务数字化未来

近日,“从IDC Marketscape报告看区块链政务数字化未来”活动成功举行。嘉宾深度剖析区块链市场发展环境、市场热点,并预判新发展和新机遇,为加速数字政府建设创新发展、深化协同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内容中心网络与区块链重点实验室主任雷凯表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区块链变得更加开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交叉领域的结合也更加紧密;不过目前大部分领域都只是“互联”状态,要想进一步做到“互通”,需要在底层打造一种新型网络结构,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区块链不应只是一种IT系统的转型升级,而是要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为政府的服务体系、商业模式、社会管理等方面开辟全新的模式和价值体系。 2022年11月25日,在第五届广州IEEE HotICN未来网络大会上,雷凯老师做了视频报告《智能生态网络(IEN)2022:面向Web3.0的内容中心链网融合架构》。报告从NDN和区块链、IEN和Web3.0、IENNFT、IEN和元宇宙、研究进展五个方面展开讨论。未来计算的发展将从过去提供单一的网络连接服务、云计算服务,逐步走向云网边端协同,网络、计算、存储、控制4C深度融合的基础融合网络架构。 北京大学雷凯课题组2018年开始自主提出的《智能生态网络 – Intelligent Eco Networking(IEN)》,IEN关键在于打造一个融合区块链、协调分布式人工智能、命名数据网络等先进技术的数字经济可信底座。提出了基于命名寻址与NFT特性相结合的数算网一体新型网网络体系结构,具体给出了一个可共性支撑边缘物联网算力网络、元宇宙、数字孪生等场景需求的开源许可型分布式信任智能生态开放联盟链网。 欢迎乐意参加项目研发的实习同学添加微信:openeralab,进一步讨论交流。 1、日益增长的数字文化的需求与有待演进的网络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如何破局? 2、网络、计算(智能)、资源、控制4C 融合在理论、模型多目标挑战挑战如何调和? 3、未来元宇宙(生活、工作、娱乐、治理)对“网络/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的内涵和定义会产生什么影响?开放创新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A hybrid Content-Centric and Blockchain Networking Architecture Towards Web 3.0》 Intelligent Eco Networking (智能生态网络,IEN)架构由雷凯老师课题组在2018年首届HotICN会议上自主提出。IEN架构创新特色之处在于:1) 基于虚拟化、可编程技术构建平行栈模式,向后兼容IP传输规则并向前扩展支持命名路由,实现网络泛在计算模式;2)利用NDN松耦合逐跳转发机制,链网协同,提高下层网络对上层区块链计算的网内语义支撑能力及对网络动态变化的适应性;3)将分布式身份、层次化签名权限与内容中心命名标识语义关联,增强区块链网络传输数据的语义携带能力与所有权能力,综合形成一种链、通、算一体化系统架构。IEN自身特性为数字生态新基建提供一个共享共建、逐步落地的未来价值互联网可行演进方案。同时,本年度报告也将增加介绍面向Web3.0的IENNFT(无绑定型内容中心链网融合架构)专利技术思想。    Intelligent Eco Networking (IEN) was independently proposed by Prof. Lei Kai’s group since the first HotICN conference in 2018. The innovation features of IEN architecture include: Based on the parallel stack mode built with virtualization, programmable technologies, IEN is backward compatible with IP transport rules and forward compatible for name based routing mechanism, which realize the ubiquitous in-network computing mode. Taking advantages of NDN’s loosely coupled hop-by-hop forwarding mechanism, the blockchain  system collaborates with network underlay to improve the in-network semantic support ability of lower network to upper blockchain computing and the adaptability to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e network. By semantically associating DID and hierarchical signature authority with content-centric naming identity to strengthen semantic capacity and ownership carried from blockchain network data transmission, IEN forms to become an integrated system architecture of blockchain, network transmission and...
Read More

智能生态网络IEN 2022:面向Web3.0的内容中心链网融合架构

2022年11月25日,在第五届广州IEEE HotICN未来网络大会上,雷凯老师做了视频报告《智能生态网络(IEN)2022:面向Web3.0的内容中心链网融合架构》。报告从NDN和区块链、IEN和Web3.0、IENNFT、IEN和元宇宙、研究进展五个方面展开讨论。未来计算的发展将从过去提供单一的网络连接服务、云计算服务,逐步走向云网边端协同,网络、计算、存储、控制4C深度融合的基础融合网络架构。 北京大学雷凯课题组2018年开始自主提出的《智能生态网络 - Intelligent Eco Networking(IEN)》,IEN关键在于打造一个融合区块链、协调分布式人工智能、命名数据网络等先进技术的数字经济可信底座。提出了基于命名寻址与NFT特性相结合的数算网一体新型网网络体系结构,具体给出了一个可共性支撑边缘物联网算力网络、元宇宙、数字孪生等场景需求的开源许可型分布式信任智能生态开放联盟链网。 欢迎乐意参加项目研发的实习同学添加微信:openeralab,进一步讨论交流。 1、日益增长的数字文化的需求与有待演进的网络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如何破局? 2、网络、计算(智能)、资源、控制4C 融合在理论、模型多目标挑战挑战如何调和? 3、未来元宇宙(生活、工作、娱乐、治理)对“网络/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的内涵和定义会产生什么影响?开放创新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A hybrid Content-Centric and Blockchain Networking Architecture Towards Web 3.0》 Intelligent Eco Networking (智能生态网络,IEN)架构由雷凯老师课题组在2018年首届HotICN会议上自主提出。IEN架构创新特色之处在于:1) 基于虚拟化、可编程技术构建平行栈模式,向后兼容IP传输规则并向前扩展支持命名路由,实现网络泛在计算模式;2)利用NDN松耦合逐跳转发机制,链网协同,提高下层网络对上层区块链计算的网内语义支撑能力及对网络动态变化的适应性;3)将分布式身份、层次化签名权限与内容中心命名标识语义关联,增强区块链网络传输数据的语义携带能力与所有权能力,综合形成一种链、通、算一体化系统架构。IEN自身特性为数字生态新基建提供一个共享共建、逐步落地的未来价值互联网可行演进方案。同时,本年度报告也将增加介绍面向Web3.0的IENNFT(无绑定型内容中心链网融合架构)专利技术思想。   Intelligent Eco Networking (IEN) was independently proposed by Prof. Lei Kai's group since the first HotICN conference in 2018. The innovation features of IEN architecture include: Based on the parallel stack mode built with virtualization, programmable technologies, IEN is backward compatible with IP transport rules and forward compatible for name based routing mechanism, which realize the ubiquitous in-network computing mode. Taking advantages of NDN’s loosely coupled hop-by-hop forwarding mechanism, the blockchain  system collaborates with network underlay to improve the in-network semantic support ability of lower network to upper blockchain computing and the adaptability to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e network. By semantically associating DID and hierarchical signature authority with content-centric naming identity to strengthen semantic capacity and ownership carried from blockchain network data transmission, IEN forms to become an integrated system architecture of blockchain, network transmission and...
Read More

SZCCF携手ITCC共同举办“元宇宙核心技术与产业应用论坛”圆满落幕

2022年11月3日,由深圳市南山区委组织部指导,南山区桃源街道办事处、南山区人才工作局主办,西丽湖人  才服务中心承办,深圳市计算机学会等单位协助执行的“元宇宙核心技术与产业应用论坛”,在ITCC西丽湖人才服务中心思维阶梯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到了深圳市计算机学会各专委会的专家学者及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知名教授进行跨界交流,专家们围绕元宇宙核心技术与产业应用的创新发展,重点关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探讨了元宇宙+商业、教育、文旅等产业场景的创新应用。本次活动旨在促进产学研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展示元宇宙技术的发展成果,交流应用案例和经验,从而推动中国元宇宙产业应用的快速发展。 图1 专家们围绕元宇宙相关热点话题进行讨论 首先,在会议开始时,西丽湖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深圳市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创始人/监事长,深圳市民革常委、民革企业家联合会会长,深圳市物联网协会创始会长,蜂群产服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戴梅女士为本次论坛活动致辞。 图2 西丽湖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戴梅为本次活动致辞 戴会长强调,要重点关注元宇宙的技术底座,技术底座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操作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这是使命,也是担当。 随后,共有包括SZCCF秘书长雷凯、SZCCF区块链专委会主任张胜利、SZCCF元宇宙技术专委会副主任蔡玮在内的7位嘉宾,共同围绕“核心技术”与“产业应用”,分别进行了报告。报告结束后,各位嘉宾又以“中国特色的元宇宙之路”为主题展开了精彩的圆桌讨论。以下是各位嘉宾的的精彩观点提要。 1、演讲嘉宾:蔡玮 深圳市计算机学会(SZCCF)元宇宙技术专委会副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加密社群实验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纯白矩阵虚拟空间(Metaverse)联合实验室主任 演讲主题:《元宇宙频谱:连接物理与数字世界》 图3  SZCCF元宇宙技术专委会副主任蔡玮作报告 蔡教授分别从“独立永续、虚实相生、行为自定义化、高度沉浸”四个维度,阐述了元宇宙的属性。他提出了“元宇宙频谱”的概念。从生态闭环的纯数字世界(NFT艺术、GameFi),到纯物理世界中,便是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交叠,包括数字世界影响物理世界(例如:文创、IP、品牌)和数字世界服务物理世界(例如:数字孪生)。 2、演讲嘉宾:雷凯 深圳市计算机学会(SZCCF)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内容中心网络与区块链重点实验室(ICNLAB) 主任 演讲主题:《智能生态网络IEN 2022 -- 面向Web3.0的内容中心链网底层基础设施》 图4  SZCCF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雷凯作报告 雷老师深入浅出的阐述了智能生态网络IEN 及其主要特点,他提到IEN是一种知识驱动的未来价值互联网新型架构方案。是一个以价值数据为中心、由知识智能驱动的分布式信任与价值维护的未来智联网基础设施。他指出,智能生态网络IEN可作为元宇宙持久计算底座,并能对元宇宙上层的应用起到很好的支撑。 雷老师表示,“web3.0强调内容才是数据内在实质,数据内容才是数据要素的语义内涵。Web3.0和元宇宙二者之间的关系好比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3、演讲嘉宾:张胜利 深圳市计算机学会(SZCCF)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区块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鹏城学者特聘教授 演讲主题:《对等数字世界》 图5  SZCCF区块链专委会主任张胜利作报告 张教授在报告中提出了“对等数字世界”的概念。他提出WEB3(区块链思想+IT技术)和元宇宙(区块链思想+全时空体验(沉浸式)),将构建一个“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对等数字世界。 此外,张教授对元宇宙技术架构进行了深度的阐述,并提出了Layer 1.5的网络结构,所谓的layer1.5是在网络层和用户的帐户信息都是共享主链的,基本信息也是共享主链,但是每个子链都有自己的应用,还有它的公式算法等有充分的自由,所以从技术的角度带来很多的好处,从应用的角度也会对生态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不管是web3.0还是元宇宙,其实最终互联网会发展成一个对等形式。如果web3.0大家更多认为是一种技术的基础设施的话,将来的web3.0更重要的是在区块链的思想基础上,重新整合现有的IT的技术,让它支持未来的互联网的形式。” 4、演讲嘉宾:黄嵩 深圳点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演讲主题:《CERX基于联盟链的分布式研学资源交互网络》 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嵩讲解CERX网络 黄总着重介绍了CERX网络,它是基于联盟链的研学资源交换网络。CERX网络以联盟链为分布式核心业务架构,以学校为节点单元,构建彼此对等、有限互信、责权清晰、资源互利的研学资源交换网络。CERX将对高校的研学资产进行数字化确权;并通过数据存储与价值流通双网络设计进行有权资产流通。 黄总描述了CERX网络对人才培养产业的价值沉淀与传递,呈现了一种“区块链+区块链”的全新模式。 5、演讲嘉宾:罗金海 量子学派CEO,2140发起人,无限∞世界创建者,子弥实验室元宇宙研究院副院长 演讲主题:《深圳元宇宙,从理论到实践》 图7 量子学派CEO罗金海作报告 罗老师在演讲中提到,元宇宙,是一个新的“元叙事”。他说,“元宇宙这个概念出来之后,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争议,但是我觉得这个概念出来之后,一定会火爆。它会把所有的东西连接起来,因为我第一次看到元宇宙的时候,我当时想到一个词就是元叙事。好比爱因斯坦的大统一理论是物理学的元叙事一样。” 他提出,互联网方向的元宇宙,和区块链方向的元宇宙分别代表的是“技术结晶”与“财富导向”。区块链是元宇宙的补天石。 最后他指出,深圳作为数据完整,算力最强的科技之城,是离“元宇宙”最近的城市。目前这个阶段,可以尝试做web2.5的项目。 6、演讲嘉宾:Mars 深圳市奇异火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演讲主题:《NFT为什么是元宇宙的关键》 图8  深圳市奇异火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Mars讲解NFT Mars通过清晰的互联网发展脉络,大量的案例分析,得出“NFT 是元宇宙的关键”的重要结论。他提到,预计2030年元宇宙产生的经济价值可达5万亿美金。 NFT是一种全新的收藏方式,变现方式,交易方式。因为NFT解决了最基本的“买卖”问题和商业问题。 7、演讲嘉宾:郭晓岩 中数高科(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演讲主题:《虚拟现实 促进元宇宙商业场景落地》 图9  中数高科(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郭晓岩作报告 郭总表示,成熟的元宇宙是产业数字化及数字产业化极大化的体现。元宇宙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多项技术混合运用的场景。他指出,虚拟现实/数字孪生与数字原生:技术进步带来的展现形式的新需求。 最后,郭总展示了元宇宙在党建、教育、文旅、办公等各个场景的应用案例。 在论坛的圆桌论坛环节,7位嘉宾围绕着元宇宙的概念和内核;元宇宙与游戏的相关性与区别;元宇宙的技术挑战;元宇宙落地场景;Meta改名后的低迷;国外元宇宙发展特点;小团队参与元宇宙研发、产品的形式;香港最近的金融虚拟资产市场新政等话题,共同探讨“中国特色的元宇宙之路”。 图10 “中国特色的元宇宙之路”圆桌论坛合影 自此,本次“元宇宙核心技术与产业应用论坛”圆满落幕。 ...
Read More

北大深研院ICNLAB实验室参加招商局集团区块链项目启动会

10月28日周五上午,招商局集团召开区块链平台(二期)项目启动会,集团数字化中心副主任李琦博士主持会议,集团11家二级公司代表(含线上)参会,腾讯云蔡毅副总裁、区块链李力总经理出席了会议。项目学术合作方,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内容中心网络与区块链实验室(ICNLAB)》主任雷凯老师团队出席并汇报了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区块链平台(二期)项目启动会现场 招商局集团“区块链+贸易金融”特色领域入选中央网信办等十六部委公布的“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区块链平台项目既符合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又积极响应深圳市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8大未来产业。会上,李琦主任总结回顾了集团区块链平台(一期)建设取得的成绩,指出区块链已成为集团重点关注的战略性技术,要“横向到边,覆盖集团内各二级公司;纵向到底,触达各主营业务场景”。招商局集团成立150周年之际,在腾讯云区块链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助力下,对于提升招商局集团数字经济的高度和深度,打造招商局集团最具活力最有价值的区块链“千亿级”国际国内双循环贸易标杆平台、以及赋能航商大会、数字化培训证书等场景发挥价值,为后续目标实现更大的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奠定基础。 ICNLab实验室和招商局集团开展区块链交流已近三年。(招商局集团参加北大深研院ICNLAB实验室座谈会)近几年实验室在区块链底层技术方面不断加强积累:目前是深圳市区块链技术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2020年牵头主持了广东省区块链重点研发“自主可控联盟链关键技术”专项,并于今年获批了深圳市区块链领域唯一重点基础研究,雷凯老师连续两年入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影响榜。团队包括汇丰商学院的金融传媒叶韦明、金融科技郑海洋两位老师,推进跨学科文理交叉、多领域交流互动发展,联合校内外资源进一步加强高质量特色科研平台建设。 项目任务将围绕相关已授权专利展开,包括《无绑定型非同质化代币的生成方法和解析方法和存储介质》(专利号ZL202210040269.7)及《基于区块链的云原生任务分配系统、方法和装置》(专利号 ZL202210040260.6)等。区块链系统底层将融入实验室18年自主提出的“智能生态网络(IEN)”内容中心安全智能链网融合架构,目标完成基于IENNFT的面向Web3.0的异质多链可信互联互通、语义化、体系化价值交互网络底座。 ...
Read More

2022年内CCF-A/B类会议收录的区块链论文的分布统计

一、背景 投稿是论文发表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知彼知己,找准合适的会议和期刊,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投稿,使论文成果得以有效、快速地发表。 CCF-A类推荐会议与期刊列表是国内计算机学科类各个研究方向声誉最好的论文发表指引。虽然在每一个领域都有若干推荐的A类顶会,但并不是所有CCF-A类会议都适合作为区块链相关研究论文的投稿对象。为了了解各个CCF-A会议以及部分高水平B类会议对区块链相关研究论文的不同偏好,也同时为了有效避免“表错情、会错意”的投稿失误,我们特此整理了2022年内的区块链论文在各个领域方向CCF-A类顶会及部分高水平B类会议上的分布情况。希望对区块链方向众多科研同行有所帮助。 同时,这里也提一下我们在2021年做过相同题目的统计,结果与2022年的稍微不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对比一下这两年的情况。《2021年内CCF-A类会议收录的区块链论文的分布情况》 二、区块链论文在A类会议的分布概况 通过对每个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标题中包含的 “blockchain”、“smart contract”、“consensus” 等关键词进行人工搜索与筛选,我们发现2022年内发表在CCF-A类会议及部分高水平B类会议中与区块链有关的 Full Papers 共有46篇。其中各个领域内区块链论文的分布与数量总结为如下两幅图所示: 图1:46篇区块链论文在CCF推荐领域的数量分布 图2:46篇区块链论文在CCF推荐领域的占比 三、区块链论文在六个类别的分布 我们首先将这46篇区块链相关研究论文粗略地分为6类:区块链性能优化、区块链安全、区块链分析、区块链应用、智能合约、以及共识协议。 那么,这46篇区块链论文在各个类别的数量及比例如下2幅图所示: 图3:在6个类别的论文数量 图4:在6个类别的比例 四、各个研究领域适合投稿的A类会议总结 1. “智能合约”方向接收论文较多的A类会议为:ISSTA、CCS2. “区块链性能优化”方向接收论文较多的A/B类会议为:INFOCOM、CCS、NDSS3. “区块链分析”方向接收论文较多的A/B类会议为:CCS、ICDCS4. “区块链安全”方向接收论文较多的A类会议为:ICDE、S&P5. “区块链应用”方向接收论文在A类会议接收较少,分布比较零散6. “共识协议”方向接收论文较多的A类会议为:CCS、S&P 图5:论文列表部分截图 以上观点仅一家之言,如有偏颇,请多担待!希望以上总结对读者有所启发与帮助。 原文出处:http://xintelligence.pro/archives/898 北京大学雷凯课题组2018年开始自主提出的《智能生态网络 – Intelligent Eco Networking(IEN)》,IEN关键在于打造一个融合区块链、协调分布式人工智能、命名数据网络等先进技术的数字经济可信底座。提出了基于命名寻址与NFT特性相结合的数算网一体新型网网络体系结构,具体给出了一个可共性支撑边缘物联网算力网络、元宇宙、数字孪生等场景需求的开源许可型分布式信任智能生态开放联盟链网。 欢迎感兴趣参加项目研发的实习同学添加微信:openeralab,进一步讨论交流。 Intelligent Eco Networking (智能生态网络,IEN)架构创新特色之处在于: 1) 基于虚拟化、可编程技术构建平行栈模式,向后兼容IP传输规则并向前扩展支持命名路由,实现网络泛在计算模式; 2)利用NDN松耦合逐跳转发机制,链网协同,提高下层网络对上层区块链计算的网内语义支撑能力及对网络动态变化的适应性; 3)将分布式身份、层次化签名权限与内容中心命名标识语义关联,增强区块链网络传输数据的语义携带能力与所有权能力,综合形成一种链、通、算一体化系统架构。IEN自身特性为数字生态新基建提供一个共享共建、逐步落地的未来价值互联网可行演进方案。同时,本年度报告也将增加介绍面向Web3.0的IENNFT(无绑定型内容中心链网融合架构)专利技术思想。 ...
Read More